紐約公共圖書館

紐約公共圖書館修建於1911年,所有款項都由私人捐助而成,門口的石獅子就是紀念最早的兩個捐贈者而設立的。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時期,紐約市長為了鼓勵市民戰勝經濟危機,將這兩座石獅取名為“忍耐”和“堅強”,現在紐約市民一直都把這兩隻雄獅看作是紐約人的象徵。
樓上的主閱覽室是全世界最大的閱覽室,天花板有五層樓那麼高,四周都是開放式書架,長窗,光線很好,房頂有大吊燈。長型閱覽桌和舒服的椅子,銅檯燈古色古香,電腦可以上網,所有一切都是免費的。據說,在上世紀大蕭條時期,有很多紐約市民在這裡完成了大學自修。
紐約公共圖書館有85個分館,在各個居民區都設有分館。在皇后區的法拉勝圖書館,連續三年圖書借閱量和流動速度居全美之冠。皇后區住了很多新移民,中國人也很多,新移民為了立住腳不得不拼命工作,紐約的中小學放學早,法律規定,12歲以下的孩子上下學必須有成年人帶領。很多新移民初來乍到,都是互相幫助,放學以後,各家父母輪流接孩子,帶到圖書館看書,看DVD,看展覽,等大人下班再把孩子領回家。圖書館冬暖夏涼,寬敞舒適,孩子在那裡不僅讀書,還可以完成作業,很多作業都需要在圖書館查資料,從小學起孩子們就得學會實事求是地用證據來說話。圖書館還有很多音像資料,既可以在那裡看,也可以藉回家。還有一些寂寞的打工者和銀髮族,沒有時間看書,或是眼神不濟了,可以在紐約公共圖書館任何一個分館,借到聲音書——磁帶或者CD,開車的時候,就可以聽書了。美國的圖書音像製品貴得很,很多市民全家的閱讀都是藉助圖書館來完成的。所以,紐約公共圖書館被市民稱為“平民天堂”。
最新资讯
发表评论
【郑重声明】本网站部分文章由网友经社区和论坛转载,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一些文章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注明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