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的象征手表―还记得这些手表吗

“穷玩车、富玩表、无产阶级玩电脑”精辟总结,感慨中外消息接轨之余,想起了很多关于手表的记忆。

关注我们:



1,6-70年代人们追求的、很多女子结婚时要求的“三转一响”(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中的第一转就是手表。工业不发达的时候,手表这样的精细机械是高级物件,拥有它等于拥有财富。


2,小时候听人说“镶金牙的咧大嘴,戴手表的撸胳膊(bei)”。穿着挎梁背心戴着亮晃晃的手表时都会想起这句顺口溜。


3,上海表是当时中国最好的手表,要工业券,没有后门买不到。买到的都是地方手表厂生产的手表。英格表、梅花表是传说中的表。一直以为是“英鸽儿表”呢,现在才知道全称是“英纳格”,但已经没有人提它了。


4,那时人们买表像现在人们买房一样,把它当作保值的东西。邻居有家转业军官,听说他把转业费都买了梅花表,不知消息真假,反正远近都知道他家特称钱。



5,1976年我到世界闻名的赵州桥附近的村子插队,整个村子没有一块手表。村民管手表叫“胳膊钟”,用当地话发音是“胳膊肿”。


最富裕的村民追求的是座钟,而且是“三五牌”座钟。谁家要是有一台“三五牌”座钟也会成为远近闻名的大事。遗憾“三五牌”座钟也凭工业券购买,很难搞到手。现在也不见有人提了。


6,在把手表称作胳膊钟的村庄时胳膊钟,戴块钮扣一样的小小表。


上一页1下一页
 

最新资讯

发表评论

【郑重声明】本网站部分文章由网友经社区和论坛转载,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一些文章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注明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