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華人送幼子回國寄養隱憂多兒童返美專家教調適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對於許多美國新移民而言,如何穩定家庭與生活是一大課題,缺乏語言能力的新移民往往被迫選擇工時較長的勞力工作,也因此衍生了子女教養的後續問題,許多華裔新移民家長在紐約生了孩子後,為了繼續工作,只好將剛出生的孩子送回中國由祖父母或親戚照顧,直到學齡才接回美國,幼齡孩子們在面對陌生環境與不常見面的親生父母,親子問題與學校適應自然成為移民家長們必須關注的議題。
  疏導情緒 父母肩負重任

華裔學生佔約七成的布魯克林310小學校長洪宇清表示,不少住在布魯克林8大道小區的華人移民家長,因為在餐館或外州打工,無暇自顧出生嬰兒,因此選擇在孩子幾個月大時便送回中國寄養,等到孩子四、五歲時才接回紐約上學,“孩子們回到美國後的適應問題將面對語言、新環境、與中國親人及朋友分離的痛苦三大挑戰”。

而在她教育經驗裡,也見到有華人家長將子女接回紐約後,卻仍在外州打工,一個月才回家一次,幼齡子女繼續寄養在紐約的朋友或保姆家,家長對子女心理照顧的疏忽,往往可以從孩子們容易哭鬧、憤怒、多動症、經常以暴力處理問題等現象察覺,不少華人家長在接到校方通知問題後,仍然表示不知如何處理或是工作時間無法配合,“家長們知道孩子的問題是一回事,有無時間處理問題則是另一回事”。

洪宇清表示,一旦學校發現孩子有心理障礙或學習問題時,均會主動與家長聯繫,並透過社工人員、家庭輔導人員、心理專家的合作,評估孩子的問題與影響原因,“為孩子們安排課後活動就是一種很好讓孩子消耗體力的方式”。洪宇清強調,孩子出現的情緒問題必須靠學校與家庭雙方努力,假若孩子的問題無法在這個層次獲得改善,必要時也將轉介至社會輔導機構,如華策會,或醫院,透過社工人員、心理醫師的輔導,幫助孩子改善問題,“必須建議家長,既然已經將孩子送回中國,前五年沒照顧到,接回孩子後就該負起責任;家長要作生活上的適應與調整,思想上也要做好準備”。

  心理評估 尋求特別輔導

華裔學生約四成的布魯克林第20學區家庭維護人(Family Advocate)陳Bill也表示,寄養子女返回美國後的適應問題相當普遍,有的案例在家長的努力下很快就幫助孩子們適應新環境,但也不乏較極端的例子,孩子們在學校出現失控行為,危害自己或其它學生的安全。

陳Bill建議,家長們若發現子女有適應上的困難,可與學校配合,提早接孩子放學,幫助孩子適應學校環境,此外每間公立學校均有提供社工與心理諮詢的服務,家長們可主動要求校方為子女進行心理評估,從中發現影響子女心理、情緒或學習的因素,校方也會視個案​​提供所有可能的協助,假若孩子出現學習遲緩的現象,同樣也可透過評估,要求校方提供特別輔導(special aid),例如每天半小時的對話輔導或是個別課業的加強輔導等,“重點就是家長們要與校方合作,校方發現問題後,自然會依照個別情況給與必要的輔導與協助”。

提供專業社會輔導的華策會布魯克林分會主任石蔚靜則從心理層面建議家長“必須認識自己的角色”,“父母”是一種社會角色,對子女的成長扮演重要地位,孩子三歲前的啟蒙主要就是依靠家庭與父母的建構,孩子對世界的認識也是來自父母的詮釋。假若父母選擇將子女寄養,幼兒容易因為發現照顧自己的人並非親生父母而造成心理缺陷或產生行為的偏差;接回子女後,幼兒也必鬚麵對與熟悉的照顧者分離,並重新適應新環境與新的照顧者,家長更應注意子女在接回美國生活後的“調適能力”。

石蔚靜表示,部分家長因為與幼兒的分離,選擇以物質滿足子女的需求,如此容易造成幼兒的價值觀、人生觀的偏差,“很多家長總是在出了問題才求助,如果能提早準備,其實很多問題都是可以避免的”。

 

最新资讯

发表评论

【郑重声明】本网站部分文章由网友经社区和论坛转载,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一些文章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注明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