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的教育

古代埃及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它的历史悠久,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前3500年~公元7世纪)。这段时间可以分为六个时期,即(1)史前时代和前王朝文化;(2)埃及统一王国的形成与分裂;(3)埃及王国的发展与衰落;(4)埃及的军事霸权与帝国的形成;(5)埃及帝国的分裂、复兴与衰亡。(6)异族的长期征服与奴隶制的崩溃。公元7世纪时,阿拉伯人征服了埃及,古埃及文明被伊斯兰文明所代替,古代埃及的历史才最终结束 。古代埃及教育,是在这漫长的岁月里逐渐完备起来的。古埃及教育脱胎于其文化,其目的在于保存古老传统中的精华,同时训练年轻人使之能实际地生活在这种文化中 。


在上述的六个发展阶段中,第二、第三阶段是古埃及教育的鼎盛时期。特权阶级(僧侣贵族)利用自己的悠闲时间,把劳动群众在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加以总结,产生了初步的科学——算术、几何、天文学、建筑学和医学知识。他们把这些知识垄断起来,据为己有,仅传授给他们的子弟。并且根据实际的需要,设置了各种类型的学校。概括起来,大致有宫廷学校、祭司学校、寺庙学校、文士学校和古儒学校等。宫廷学校是专为王宫官吏子弟而设的学校;祭司学校是专为高级僧侣的子弟而设的学校,它们都是为培养高级统治人才服务的学校;寺庙学校除宣传宗教、传授当时僧侣专用的文字以外,也传授各项初步的科学知识;文士学校和古儒学校除招收特权阶级的儿童外,也容纳了一部分手工业者的子弟。这种学校的办学目的在于为国家和统治阶级培养官吏及书写计算人员。学生一方面练习工整而秀丽的书法,同时学习算术、几何和祈祷文。


“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成为古埃及教育的特征。古埃及重视道德品质培养,教育目标为“敬日神、忠国君、恭长官、孝父母”。培养的文士行为善良、克己、品行端庄。古埃及教育特别重视书写能力的培养,重视专业知识传授。教育方法是灌输与惩戒,因而常引起儿童的厌学心理。不大重视理论研究。


下面引用的这几段文字,是古埃及的教师对学生的教诲,从中可以品味出当时教育的一些特征来。


学生啊!不要偷懒!不要偷懒!否则你会给结实的教训一顿!不要想玩乐,否则你会给毁了!用手写.用嘴读。向比你更有知识的人发问。


努力的替你自己争取,好在年老的时候得到一官半职。一个训练有素的学生,一个有学识的人,会有好的命运。每天努力用功,你就可以运用自如。不可一日偷懒,否则你就会挨揍!学生的耳朵都长在背上,只有在挨打的时候才听得见话!……


我听说你不练习写字,成天寻乐。你只想去田里工作,背弃神的话语。你难道没有想到,收税的时间一到,农人的命运是怎样的?一半的谷物给虫子吃了,河马又吃掉了剩下的部分!田里到处是老鼠,又满是蝗虫.牛羊争吃.麻雀偷窃。农人真是痛苦!那些剩下在打谷场上的,又是小偷的目标!……马匹又死于打谷和犁地的苦工!


然后.税吏来到田边.收点谷物.跟班的带着棍子,警察带着鞭子。他们说:“交出谷子来!”“已经没有了!”他(农夫)就给按住,挨一顿打,又给捆起来,抛到水沟里,……他的妻子也在他面前给绑住。小孩给链子拴起来。他的邻居四散奔逃,只顾保全他们自己的谷子。


但是一个书记官可以指挥所有人的工作。他不用付税,因为他靠他的写作来作为贡献。他没有税务。要记得这些!


在古埃及社会,尽管家庭承担着将其后代教育成社会合格成员的任务,教育却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当时流传着一句谚语:“培养一个儿童是整个村庄的责任”。因而,一个行为不良的孩童首先会给家庭然后给整个氏族蒙羞,因为一个孩童带有他的近亲的名字,他也是氏族的孩子。在古代埃及社会,教育受到如此的重视,有学者曾认为:“在古埃及社会中,好的教育要比好的出身和财富更重要,因为真正的‘人’是与教育密不可分的” 。


前面说过,古代埃及非常重视德育。这里不妨多说几句。


德育在古埃及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一种实际的和审慎的道德。埃及文化要求的基本德行是勇敢、优秀品质、对社会和个人义务的责任感。初等学校和一些中等学校的文字教材是教训性的、强调对神的虔诚、对神的至高无上的意志的绝对服从,以及对国王的谦卑的忠诚。其他一些道理与伦理原则包括:对所有官员的盲目服从,对父母、邻居尤其是贫苦人的尊重,以及自制力等。


古埃及的教育还强调忍耐、勇气和胆量。这些要素是为了使少年成为成熟的人,能够在社会中挑起应有的担子。在古埃及社会,诚实被看作是最重要的品质。“如果子女们给家族带来羞耻的话,所有父母都倾向于有子女还不如无子女”。


儿童心智的发展是与他们品格发展同步的。品格塑造具有道德和宗教价值的形式。“从父母建议、群体压力、道德标签、传说、神话、谚语和部落箴言中得到”。事实上,即使是姓名也具有道德的含义。因此,儿童经常被命以那些有荣耀身世的祖先的名字。


“性格塑造和养成道德品质是古埃及教育的主要目标。儿童和青少年教育的各方面都或多或少地以此为目标。在家庭中,父母关心孩子的生长、行为方式、诚实和团结。在家庭之外,游戏、同伴、交往的需要等,成为品格塑造的真正环境。社会化、团结、诚实、勇气、坚强、坚毅以及荣誉观念等,都是经常被需要、受到监查的道德品质,它依靠儿童和青少年的智力水平和能力”。


古埃及社会是如何塑造儿童的品质呢?它从三个不同方面来实现。第一,父母和长辈直接交给儿童社会的道德要求,因为行为不良的儿童会给家庭蒙羞。因此,如果儿童们没有从道德训练中受益,他们将要受到父母的严厉惩罚。第二,通过榜样来学习道德,特别是从那些在公共生活、民族法律和习惯及自我约束中获得经验的优秀人士身上学习。第三,儿童从大量的民间故事和谚语中学习道德。实际上,在古埃及社会,讲故事经常被当作教育工具。


有学者对古埃及教育的目标、方法和内容进行了归纳:“古埃及教育强调社会责任、职业导向、政治参与和精神及道德价值。儿童从做中学,换句话说,儿童和青少年通过仪式、礼仪、模仿、背诵和表演,进入参与式教育。他们参与务农、打鱼、针织、烹调、打动等活动。娱乐项目包括摔跤、跳舞、击鼓、杂技表演、赛跑等,智力训练包括历史、诗歌、推理、言语、讲故事、重复故事等内容。古埃及教育仍将体力锻炼和品格塑造、手工活动同智力训练很好的结合在一起”。


 

最新资讯

发表评论

【郑重声明】本网站部分文章由网友经社区和论坛转载,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一些文章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注明作者。